近日,77779193永利官网教师李艳婷在法律文书实训课上引入了DeepSeek AI工具,为传统的法律文书写作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将其升级为适应AI时代的2.0版。法律文书写作一直是法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痛点。格式规范严谨、术语要求准确、写作要兼顾效率与质量平衡,这些要求让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然而,这项技能又是后续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合格法律人必备的基本功。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挑战。
DeepSeek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持。课堂上,李艳婷老师详细展示了如何使用DeepSeek完成司法文书、律师函、法律意见书、商务合同等各类法律文书的草拟过程。学生们亲眼见证了AI辅助文书写作带来的高效率和规范性,对这一新兴工具充满了好奇与兴趣。
随着AI技术在司法领域的逐步推广,各级司法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其应用价值。根据最高院、司法部的要求,要素式起诉状模板在本月开始应用于天津各级人民法院。秉持着教育要走在实务前沿的理念,李艳婷老师在课堂上率先启用新模板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运用DeepSeek草拟民事法律文书,让学生们提前接触到与实际司法实践紧密相关的文书形式。
在第一阶段的教学及演练后,师生们提出了新的思考问题:“AI生成文书是否会导致法律职业的同质化?”“如何防止因AI幻觉引发的法律风险?”这些问题引发了大家对AI与法律职业关系的深入探讨。
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AI辅助法律文书写作的理解,李老师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展示了符合教学场景的案例。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AI生成判决书;另一方面,提供真实判决书供学生分析对比。经过深入研究,学生们得出了“AI不替代法律判断,需要专业法律人校验逻辑与证据链”的结论。这一结论不仅让学生们深刻领会到作为法律人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也为未来AI辅助司法实务的模式作出了“AI+法律人”的协作框架预判:机器处理结构化信息,人类则专注于价值判断。
李艳婷老师的这一创新教学实践,不仅提升了法律文书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为法学教育与司法实务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AI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利用科技手段培养适应未来法律职业需求的人才,是每一位法学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供稿|李艳婷
编辑|陈照旭
审校|闻琳 冯博 张雅辉